时间:2023-06-16 15:56:54 | 浏览:23
秋风起,柿子红。金秋九月,正是吃柿子的好时节。香香甜甜的柿子,受到很多人的喜爱。但近年来,一些由于吃柿子引起各种问题的新闻频发,所以还能放心吃柿子吗?应该怎么吃?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。
柿子为柿科柿属植物,原产东亚,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北宋诗人张仲殊称美柿子:“味过华林芳蒂,色兼阳井沈朱,轻匀绛蜡裹团酥,不比人间甘露。柿子的加工也有近千年的历史,主要是制成柿饼。
清热、润肺、生津
中医认为,柿子味甘、涩,性凉,归心、肺、大肠经,具有清热、润肺、生津、解毒的功效。
新鲜的柿子,味甘性凉,可以清热养阴,最适合在燥热的秋季食用。而晒干后的“柿饼”,则有温补的作用。据说秋天腹泻不止时,吃它最好。但要注意了,容易便秘的人,就最好不要吃太多柿子了。
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:“柿乃脾、肺、血分之果也。其味甘而气平,性涩而能收,故有健脾涩肠,治嗽止血之功。”
吃柿子,尤其是红色的软柿子,能补养气血,让受燥邪影响的人宁心安神,收敛心气。柿子入肺,本身也有一定的润燥功效,可以清热润肺。
柿子富含维生素C,因此具有美容的作用。中医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柿子“润肤”的记载,例如《证类本草》里就说它“多食去面皯”。意思是多吃柿子可以改善枯焦发黑的面色,因此想多补充维生素以美白皮肤的人,自然会喜欢柿子。
一个柿子5味药1、鲜柿子鲜柿子味甘、涩,性凉,具有清热润肺、生津止渴、健脾益胃等功效。
取鲜柿250克,切碎取汁,开水冲服,可治疗胃热伤阴之烦渴口干。
现代研究表明,柿子富含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、蛋白质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、碘、钙、磷、铁等,未成熟果实含鞣质。药理研究表明,柿子有降低血压,增强冠脉血流量的作用。
2、柿饼柿饼是很多人都吃过的一味小零食,它既没有鲜柿子的涩感,又没有吃出胃柿石的风险,而且口感甘甜。
中医认为,柿饼味甘、性平,具有润肺化痰、健脾涩肠、止血等功效,可用于燥咳吐痰、脾虚食少、腹泻、便血、痔疮出血等症。
柿饼60克,挖开装入川贝9克,蒸熟后服用,可治干咳;
柿饼、红糖各50克,黑木耳6克,水煎服,可治痔疮出血;
柿饼两个,陈皮两片,糯米60克,共煮粥服用,可治慢性肠炎。
3、柿霜提到柿饼,就离不开它表面的柿霜。柿霜即柿饼上所结的白霜,味甘,性凉,具有清热生津、润肺止咳等功效。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柿霜乃其津液,生津化痰,清上焦心肺之热,治咽喉口舌疮痛。”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云:“柿霜色白入肺经,其滑也能利肺痰,其润也能滋肺燥。”
虽然很不起眼,但柿霜是清热生津、润泽止咳止血的良药。有口腔溃疡的朋友,把它用小棉签沾下来,然后抹在口腔里溃疡的地方,可以缓解疼痛,减少烧灼感。
取柿霜温水化服,可治慢性支气管炎、干咳、咽炎;柿霜10克,冰片0.5克,薄荷5克研细末,涂擦患处,可治口疮、口角炎。
4、柿蒂柿蒂虽然不起眼,但也是一味良药。其性平,味苦、涩,归胃经,有降逆下气、清热润肺、生津止渴、健脾化痰的功效,是中医治疗呃逆的要药,称“止呃要药”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“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,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。
对付顽固性呃逆,用柿子蒂5个,生姜3片,大茴香(八角)2个,用开水泡,代茶喝,不知不觉中打嗝就缓解了。
5、柿叶柿子叶平时我们很难接触到,但实际上,它的功效可不小!取嫩柿叶适量,开水泡,代茶饮,有软化血管、降低血压、防止动脉硬化,并有清热健胃、助消化的作用。
秋天吃柿子的四大粥方柿叶粥材料:柿叶10克,大米100克,白糖适量。做法:将柿叶择净,放入锅中,加清水适量,浸泡5~10分钟后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熟时,调入白糖,再煮沸即成,每日1剂。功效:止咳平喘,扩管降压。适用于肺胀咳喘、高血压病、高脂血症等。
柿子粥材料:鲜柿子2个,大米100克,白糖适量。做法:将鲜柿子择洗干净,榨汁备用。取大米淘净,放入锅中,加清水适量煮粥,待熟时调入柿子汁、白糖,煮至粥熟服食,每日1剂。功效:清热润燥,生津止渴。适用于肺燥及秋燥咳嗽、酒后烦渴、小便黄短等。
柿蒂粥材料:柿蒂10克,大米100克,白糖适量。做法:将柿蒂择净,放入锅中,加清水适量,浸泡5~10分钟后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熟时,调入白糖,再煮沸即成,每日1剂。功效:降气止呃。适用于胃失和降所致的呃逆症。
功效:健脾益气,收涩止血。适用于热痢、血淋等。
吃柿子的几个禁忌吃柿子导致胃结石主要是因为柿子中含有鞣酸。鞣酸在进入胃部以后,会与胃酸发生反应,形成一些不能消化的硬块,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结石。并不是所有的柿子都含有高含量的鞣酸,完全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很少,而且只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便可避免柿石的产生。
1、避免产生柿石
一是不要空腹吃柿子。空腹时胃酸很多,柿子与胃酸反应易形成不同大小的肿块留在胃里,在胃中形成柿石。另外,酒精会加速胃酸与鞣酸的反应。所以空腹或酒后尽量不要吃柿子。
二是不要与含有高蛋白质的食物一起食用。柿子中的鞣酸和含有高蛋白质的食物反应,会形成不溶性复合物,影响消化系统的运转。
三是不要进食柿子皮。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,在柿子脱涩时,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,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。尤其是脱涩工艺不完善时,其皮中含鞣酸更多。
2、脾胃虚寒者忌食
柿子寒凉,凡脾虚泄泻、便溏、体弱多病、产后及外感风寒者,忌食鲜柿子。脾胃虚寒者可以适当食用柿饼。
3、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
柿子的含糖量比较高,而且多为单糖和双糖,如葡萄糖、蔗糖、果糖等,容易引起血糖升高。所以,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柿子。
4、不能贪多
最后,大家一定要记住:柿子好吃,不能贪多,每天1~2个即可。另外,贫血患者更应少吃,因为鞣酸对于铁的吸收会有一定的影响,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患者,就不要“贪食”啦!当然,偶尔吃一两个是可以的。■
【来源: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养生中国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、许尤佳育儿堂等微信公众号】
秋风起,柿子红。金秋九月,正是吃柿子的好时节。香香甜甜的柿子,受到很多人的喜爱。但近年来,一些由于吃柿子引起各种问题的新闻频发,所以还能放心吃柿子吗?应该怎么吃?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。柿子为柿科柿属植物,原产东亚,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
江门零食企业暑假工 ,16岁以上‼️7月28号最后一批暑假工,清远包车出发(车费80元自费)工期至8月30号!【企业】嘉士力零食企业【薪资】10元/小时,综合工资3300-4000元/月。【工作时间】内包装部门:上班白班8:00-20:00
春满校园,运动正当时!为进一步促进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发展,推动“双减”政策在学校高质量落地生效,日前,由中国体育彩票支持开展的2022年“健康欢乐送”南川区九鼎山小学校第四届体育节全员运动会成功举行,运动会历时10天,全校约1500名师生全部
好山好水好空气……在大美都江堰,遇见一切美好~~蔚蓝的天空、满目的绿树、清澈的河水、不远处的雪山……行走在都江堰街头,如画的景色宜人,清新的空气拂面,令人忍不住赞叹:都江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!这,既归功于都江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山
健康扶贫在行动,惠民政策暖人心中国公益在线12月17日电自国家实行健康扶贫以来,为全面落实国家和市、区健康扶贫工作部署和要求,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,卫生院严格贯彻执行健康扶贫各项工作要求,以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为重点,有效降低贫困人口医
就在刚刚,厦门健康步道全线主体贯通了!11月14日晚,随着最后一节26.42米长的钢箱梁吊装成功,厦门健康步道跨仙岳路(狐尾山-仙岳山)节点二桥梁成功合龙,意味着狐尾山和仙岳山可以无障碍地“连”在一起。同时,这也标志着全长约23公里的厦门健
原标题:厦门“空中健康步道”主线段贯通 全长23公里 串联厦门岛中北部重要生态节点健康步道效果图本报讯(记者 张夕)近日,厦门23公里的健康步道主线段已基本贯通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该步道穿越城区高密度居住和商业区,可将城市景观与自然风景
女性健康是家庭幸福、社会和谐的基础,为普及健康知识,提升女性自我保健意识,呵护广大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,在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,武功山社区于2023年5月12日上午携手沈阳市卫建委、沈阳市总工会在武功山社区文明实践站二楼开展“文明春风
中新网杭州5月17日电 题:杭州灵隐寺“关闭”两个月后重开 游客祈福健康平安作者 王题题5月17日是位于浙江杭州的千年古刹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的首日。当天,记者走访了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,发现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,不少游客前往灵隐寺敬香祈福,祈求
游客、信众在杭州灵隐寺内参观游览、敬香祈福。 王刚 摄游客、信众在杭州灵隐寺内参观游览、敬香祈福。 王刚 摄中新网杭州5月17日电 题:杭州灵隐寺“关闭”两个月后重开 游客祈福健康平安作者 王题题5月17日是位于浙江杭州的千年古刹灵隐寺有序
来源: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杭州5月17日电 题:杭州灵隐寺“关闭”两个月后重开 游客祈福健康平安作者 王题题5月17日是位于浙江杭州的千年古刹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的首日。当天,记者走访了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,发现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,不少游客前往灵隐
第二届世界茉莉花大会、2020年中国(横县)茉莉花文化节将于11月28日—30日举行。近日,记者跟随“媒体花乡行”采访组深入横县,先行感受“世界茉莉花都”通过创建特色示范园区,着力打造科技新动能;推进产业标准建设,全力提升产品质量安全;加速
在厦门集美区一个占地160多亩的半透明温室大棚里,数千万株铁皮石斛种苗培育在透明瓶中,施肥、浇水、光照、温度、相对湿度等都由电脑实时控制,种苗在温室里焕发勃勃生机。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,又名黑节草、云南铁皮,以茎入药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
你对冬虫夏草有什么印象?最容易联想到的似乎就是大补。有多补?搜索一下,对它的功效介绍都是增强免疫力、抗癌等。然而,这种被很多人视为“上好补品”的中药材,却屡遭批评。我们邀请权威专家,揭开冬虫夏草的保健真相。受访专家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
2011年,《本草纲目》与《黄帝内经》一起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,这也是到目前为止,被列入其中两部来自中国的医药著作。《本草纲目》自明末问世以来,先后出现有160多个版本,这里边,不仅有中文版,更有多种语言的外文译版。明代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