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5-28 07:16:15 | 浏览:179
11月20日,良品铺子公告称高瓴系计划减持不超2229万股公司股份,即总股本的5.56%,几乎是清仓撤退。
高瓴资本清仓,或与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不佳有关。
2021年,良品铺子实现营收93.24亿,同比增长18.11%;净利润2.815亿,同比下降18.06%。
2022年前三季度,良品铺子实现营收70.03亿,同比增长6.61%;净利润2.874亿,同比下降8.84%。
连续增收不增利,让众多机构对其失去信心。
曾经的网红零食,为何不再被看好?
壹
数据显示,2019年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.1万亿元,2023年有望突破1.4万亿元。
良品铺子身处快速增长的景气赛道,又是多年老兵。
其成立于2006年,经过16年发展,目前其拥有肉类零食、海味零食、素食山珍、果干、坚果、炒货等多个品类,累计研发出1000多款零食。
截至2022年6月底,线下门店数量高达3078家。
良品铺子和高瓴资本的合作,则要追溯到2017年。当年,休闲零食是风口上的热门赛道,高瓴资本先后斥资8.2亿元投资良品铺子,持股11.67%。
2020年2月,良品铺子登陆A股,趁着业绩尚可、零食赛道热度未消,其股价高歌猛进,从发行价11.9元/股最高暴涨至86.77元/股,市值最高达350亿元。
2021年2月,高瓴系解禁期刚过,就开始第一轮减持,累计套现4.56亿元。此后,高瓴系又进行第二轮、第三轮减持,三轮减持累计套现超9亿元。
高瓴资本不断减持,良品铺子股价也阴跌不止,截至2022年11月21日收盘,其股价仅剩36.6元/股,距高点腰斩,市值蒸发200亿元。
即便如此,高瓴资本仍旧获利丰厚。
目前良品铺子市值为146.8亿元,高瓴资本这次清仓减持所剩5.56%的股份,仍将套现8亿元。
单纯从财务上看,高瓴这笔投资相当成功,取得翻倍回报。
高瓴投资5年,取得优秀回报后退出是常规操作,但马不停蹄的清仓撤退,更多与良品铺子基本面恶化有关。
2016—2019年,良品铺子营收从42.89亿元上涨至77.15亿,净利润从0.98亿上涨至3.4亿,实现跳跃式增长。
但2020年上市后,其增长似乎触顶,上演上市即巅峰的剧情。
2020—2022年前三季度,其营收分别为78.94亿、93.24亿、70.03亿、同比分别增长0.95%、18.11%、6.61%。
净利润分别为3.44亿、2.82亿、2.87亿,同比增长0.95%、-18.06%、-8.84%。
可以看出,疫情三年来,网红零食的逻辑已不再奏效,良品铺子正走向增收不增利困境。
贰
从财报来看,良品铺子利润下滑有两大因素,一是原材料持续上涨,二是狂砸营销。
休闲零食门槛低、玩家众多,包括洽洽食品、盐津铺子、来伊份、三只松鼠、良品铺子等众多老玩家,还有薛记炒货、熊猫沫沫等新玩家。
要在同质化严重的内卷中胜出,品牌营销成了不二之选。
2019年,良品铺子在行业内率先提出高端零食定位,并大手笔砸钱打广告。
2020年—2022年前三季度,良品铺子销售费用分别为12.88亿元、16.72亿元、12.88亿元。
同期,三只松鼠销售费用分别为17.12亿元、20.72亿元、12.05亿元。
作为两大网红零食品牌,二者在营销上旗鼓相当,良品铺子甚至今年前三季度超过了三只松鼠。
相比之下,前三季度其研发费用仅3811.47万元,典型的“重营销、轻研发”模式。
尴尬的是,广告费虽然花了,质量却不断拖后腿。
2021年3月,一位广东消费者发微博称,自己在良品铺子网上旗舰店购买的零食发现里面爬满蛆虫。
不久后,良品铺子发布致歉信,称已处罚问责相关人员,并下架该款产品。
今年9月,湖北一消费者又在良品铺子购买的月饼中吃出来塑料纸,诸如此类的食品安全投诉还有很多。
同为网红零食的三只松鼠也没好哪去,2020年5月,三只松鼠生产的“开口松子”,被抽查出“过氧化值”不合格,超标340%。
2021年11月,有网友投诉称在“薇娅直播间”买的三只松鼠每日坚果变质发霉....
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,矛头直指良品铺子、三只松鼠等品牌的代工生产模式。
作为重营销、轻研发的零食品牌,良品铺子、三只松鼠采取委托加工模式,也就是贴牌生产。
轻资产的代工模式,对供应链把控不足,即便做了再多前期准备,也无法保证产品质量。
良品铺子在半年报中提到:公司的产品质量仍不可避免的受限于农副产品原材料供应、供应商生产能力、运输过程存储条件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。
正因为代工零食问题不断,近几年零食赛道流行起现炒现卖的模式。
今年9月,坚果炒货连锁品牌薛记炒货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,由美团龙珠、启承资本共同投资,一跃成为零食新贵。
比起良品铺子、三只松鼠的代工模式,薛记炒货等新零食品牌普遍采取自产模式,强调原材料安全、新鲜,现场制作。
一边是高瓴资本清仓减持良品铺子,一边是薛记炒货获6亿融资,零食的风向变了,资本重新做出选择。
食品安全问题频发,正迫使零食老玩家从代工模式走向自建工厂,这是保住产品口碑的底线。
值得注意的是,重资产自建工厂虽能提升供应链把控,但失去了互联网公司轻资产的优势,估值也将从互联网公司向制造公司靠拢。
股价腰斩,市值蒸发200亿后,良品铺子市盈率目前高达57倍。
对于一个增长见顶的公司而言,仍旧高估了。
11月20日,良品铺子公告称高瓴系计划减持不超2229万股公司股份,即总股本的5.56%,几乎是清仓撤退。高瓴资本清仓,或与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不佳有关。2021年,良品铺子实现营收93.24亿,同比增长18.11%;净利润2.815亿,同比下
文:向善财经 作者:刘能在继良品铺子被大股东高瓴资本清仓式减持后,12月11日晚,另一家零食巨头三只松鼠发布公告称,持股5%以上股东NICEGROWTH LIMITED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合计减持不超2403万股,即不超公司总股本的
实习记者 | 冯雨晨5月17日晚,良品铺子(603719.SH)公告两则股东减持消息,合计减持比例不超7.5%。当日交易时间,良品铺子现三笔大宗交易。具体来看,良品铺子的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公司计划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
5月17日晚,良品铺子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。未来6个月内,公司股东达永有限因自身资金需求,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,060,000股,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%。达永有限归属于著名风投机构今日资本,当前达永
你买过良品铺子或者三只松鼠吗,最爱吃它们家哪款零食?想必很多人会说:提起三只松鼠就会想到坚果,而对于良品铺子基本没什么鲜明印象,吃过就忘。良品铺子的崛起早于三只松鼠,但如今不管是产品突围还是品牌定位,均已败给后者。从3月21日披露的年报来看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在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下滑的阴影之下,高瓴资本的减持步伐明显加快。11月20日下午,良品铺子(603719.SH)发布公告,高瓴系股东拟进一步减持公司股份。珠海高瓴天达投资中心(有限合伙)、HH LPPZ(H
11月21日,良品铺子午后一度上演准“地天板”。截至发稿,该股涨逾6%,报37.63元,振幅19.98%。11月20日晚间,良品铺子公告,高瓴系旗下的三家投资公司拟以竞价交易的方式,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2229万股,即总股本的5.56%
5月19日,休闲零食上市公司良品铺子(603719.SH)发布公告称,高瓴系资本对公司的减持计划时间届满,其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224万股,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0.56%,减持总金额约7316.51万元。就在前一天,良品铺子第
5月8日,湖北武汉江岸区幸福路社区,70多位居民正在参加良品铺子全国首场“端午美食周”主题活动。随着端午临近,各大品牌粽子已陆续上市。今年粽子有什么新变化、怎么挑选最合适自己的粽子?本周,高端零食品牌良品铺子“端午美食周”主题活动开启,主打
良品铺子的猪肉脯只采用猪后腿的四块肉。“1+1+1>3”,16岁的良品铺子一直追寻着这道不等式的最佳解法。一袋小小的零嘴,怎样反向整合一二三产业,并激发出最大价值?不等式的左边,良品铺子填写的答案是“寻味+创新+融合”。16年间,高端
文 / 五洲出品 / 节点财经“5年2倍”。在决定清仓良品铺子的那一刻,高瓴资本的许多基金经理或许都没有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。不到16%的年化率,这对于一个苛刻的散户而言都是不值得拿出来炫耀的结果,更别提是一家斥巨资在公司IPO前进入的机构
文 | 杨万里“高端零食第一股”良品铺子又遭到空头一击。11月21日,受高瓴拟“清仓式”减持消息影响,良品铺子大幅低开,短短3分钟内触及跌停板。随后,在资金拉升下跌幅收窄至2.63%。截至午间发文,该公司股价为34.46元,总市值为138.
来源:北京商报打开互联网券商平台,良品铺子一栏除了显示着股价的升降,还有一个“解禁”标志。2月24日,良品铺子上市一周年时,由5名股东持有的约1.83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。在近一年的时间里,零食市场的高光与冷淡如影随形,行业处于同质化竞争与市
继高瓴“清仓式”减持之后,又有“忠粉”要退场。5月17日,良品铺子公告称,公司股东达永有限因自身资金需求,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,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%。值得注意的是,达永有限归属著名风投机构今日资本,最早在2010年就成为
良品铺子5月19日公告,公司于当日收到珠海高瓴天达投资中心、HH LPPZ(HK)Holdings Limited、宁波高瓴智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系一致行动人(以下合称“减持股东”)的《减持计划实施结果告知函》,因2023年5月20日、21日